济宁作为“中国运河之都”,拥有丰富的运河文化资源,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济宁市微山县,对当地的运河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调查研究,关注当地在运河文化带建设、文化遗产保护、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,探索县域城市运河文化保护的新路径。
京杭大运河是一部写在华夏大地的宏伟史诗,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、规模最大、里程最长的人工河,2014年,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。其中,会通河—微山段犹如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,南阳古镇、湖上运河、大运河博物馆等,勾勒一副古今交错、动静相宜的别样画面。
在微山岛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内,实践团聆听了铁道游击队的抗战故事,感受革命先烈利用大湖、河湾和芦苇荡等有利地形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雄壮伟景,学习了解了许多红色历史文化,瞻仰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,重温了抗战革命精神。
微山县南阳镇作为大运河上留存至今的唯一水上古镇,既有杰阁跨河、关帝庙、杨家牌坊、状元胡同、长桥卧波等名胜古迹,也有融入了手工业、曲艺等非遗项目以及各类体现特色又适应市场的商业业态,为大运河文化传承、保护、利用探索了新路径。实践团队对南阳镇名胜古迹和非遗项目进行拍照、记录,并对这些文化遗产和非遗项目做好汇编。
下一步,实践团将总结此次实地调研的成果,推广微山县在运河文化保护方面的优秀经验和做法,为传承好、保护好、利用好文化资源做出贡献。

